教宗會見馬耳他政界人士:民衆渴求和平,而不是幼稚的侵略行為

鹽與光

2022年4月3日星期日

圖片:vatican.va
教宗方濟各於4月2日上午抵達馬耳他首都瓦萊塔之後的第一項重大活動,就是前往騎士團首領宮,即總統府拜會該國總統和總理,隨後會見政界人士和外交使團,並在這個機會上發表了此行的第一篇講話。教宗談到在歐洲颳起戰爭的寒風,以及他受到馬耳他人民的熱情接待,就如當初保祿宗徒和他的同伴們感受被「非常友善」相待那樣。
圖片:vatican.va
教宗的講話以羅盤方位圖的形象作為一條主軸,説明這個國家社會和政治生活受到的四個主要影響。首先是來自西北方向的風。教宗說:「北方使人想到歐洲,特別是歐盟的家園,它的建立是為讓一個團結的大家庭居住在那裡,守護著和平。團結與和平是馬耳他人民每次唱國歌時,向天主祈求的恩典。」
然而,為確保社會和睦共處,「僅僅鞏固歸屬感是不够的;還需要加固基於權利和法律的共同生活的基礎。誠信、公正、責任感和透明度是一個文明進步社會的基本支柱」。教宗解釋說:「歐洲家園在努力推動正義與社會公平價值的同時,也要站在第一線來保護更廣大的受造界家園。」
以保護環境為例,教宗説明:「環境保護和社會正義是在為將來做準備,是激發青年熱衷於良好政治的最佳途徑,使他們免於事不關己,不問世事的誘惑。此外,北方吹來的風常常與來自西方的風混合在一起。馬耳他,特別是該國的青年,也受到西方生活和思維模式的影響。」
「馬耳他是一個非凡的‘有機發展的實驗室’,那裡的進步並不表明要與過去斬斷根基,以利潤、消費主義的需求,以及擁有任何一項權利的名義來獲取虛假的繁榮。為促進健全的發展,重要的是守護記憶、以尊重的態度建立代際和諧,不被人為干預的同化和植入意識形態所吞沒。」
教宗勉勵馬耳他人民,繼續維護從出生到自然死亡的生命,也要在生命被丟棄和被疏忽的每個時刻,來守護它。
接著,教宗邀請馬耳他人民注視南方,「許多尋找希望的弟兄姐妹」都來自那裡。教宗感謝該國當局和人民因福音、人性和他們特有的好客意識對這些人的接待。根據腓尼基語源學,馬耳他有「安全港」之意。但面對近些年不斷湧來的人潮,「恐懼和沒有安全感促生了洩氣和挫敗感」。教宗指出:「為適當地解决複雜的移民問題,我們需要將其放在更廣泛的時間和空間願景中。」
「在時間方面:移民現象不是一時的情况,而是這個時代的標識。它背負的債務是過去的不公、大量的剝削、氣候變化和不幸的衝突,我們正在為這些後果買單。從貧窮和人口稠密的南方,大量的人群正在向較富裕的北方移動:這是一個事實,不能用不合時代的封閉來拒絕,因為孤立將不會有繁榮和融合。然後應考慮空間問題:移民緊急情况在擴大,我們想想來自現在飽受折磨的烏克蘭的難民,這種情況要求作出廣泛和共同的回應。不能是一些國家承擔全部問題,而另一些國家卻無所事事!」
談到聖保祿宗徒於公元60年在此發生的船難事件,教宗將這位宗徒的見證與今日馬耳他人民在款待和團結互助的標記中作出的見證聯繫起來。他說,「人性至上,凡事有報:這個國家教導了這一觀點,它的歷史得益於這位遇船難的使徒的絕望到來。他以福音之名生活和宣講,我們也應敞開心扉,重新發現服事有需要者的美好」。
「他人不是需要防禦的病毒,而是一個需要款待的人,『基督徒的理想總是召喚我們克服猜疑、慣性的不信任、失去隱私的害怕、以及今世強加在我們身上的防衛式態度。』(《福音的喜樂》勸諭,88號)我們不要讓冷漠熄滅共同生活的夢想!」
來自東部的風經常在晨曦吹起,正是從歐洲的東部泛起戰爭的黑雲。教宗說:「我們原以為,入侵他國、殘酷的巷戰和原子威脅已是一個遙遠過去的黑暗記憶。但只能帶來死亡、毀滅和仇恨的冰冷的戰爭之風,已經蠻橫地降落在許多人的生活和每個人的日子。一些强權者悲哀地禁錮在不合時宜的民族利益的動機中,再次挑起和煽動衝突,而普通百姓卻感到需要建設一個未來。這是一個要麽在一起,要麽就不會有的未來。眼下,在戰爭降臨於人類的夜晚,我們斷不可讓和平的夢想消逝。」
教宗提醒道,「和平創造福祉,戰爭只會帶來貧窮」。60多年前,當世界面臨毀滅的威脅時,喬治·拉皮拉(Giorgio La Pira)發出了反潮流的聲音。他說,「我們所處的歷史境遇、利益和意識形態的衝突,使人類陷入難以置信的幼稚心態而煩亂不安」。
教宗表示,「這些話仍合乎時宜:面對威脅我們的幼稚和摧毀性的侵略行為,面對能扼殺所有民族和世代生活的擴大的冷戰的危險,我們多麽需要一種人性尺度啊!今天很難以和平的思維來思考,人們已習慣於戰爭的邏輯。戰爭已經作了長時間的準備,在武器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和交易。因此,不僅是和平,許多重大問題,如抵抗饑餓和不平等,事實上已經從主要的政治議程中被偷換走。解决每一個危機的門路是顧及所有的危機,因為全球性問題需要全球性的解决之道。」
「我們要相互幫助,傾聽人們對和平的渴求,我們要努力為越來越廣泛的對話奠定基礎,我們要重返促進和平的國際會議,將裁軍議題作為核心,著眼於未來的世代!讓不斷用於軍備的巨額資金轉用於發展、健康和提供食物。」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詳情



相關文章:

類別: Highlight, Malta, Pope Francis, 教宗方濟各

標籤: 馬耳他, Pope Francis, 教宗方濟各

教宗週三公開接見活動:「難道是我嗎﹖」(谷 14:19)

2025年8月13日星期三

鹽與光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5年8月13日,教宗良十四世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向信友們作出了一個安慰人心的教導:「若我們讓自己被基督的痛苦所觸動,那麼我們便能真正重生。信德並不能使我們免於犯罪的可能,但它始終為我們提供一條出路:即是慈悲之路。」

教宗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你們就在那裡為我們預備。」(谷14:15)

2025年8月6日星期三

鹽與光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5年8月6日,教宗良十四世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反思了「預備」這個詞,並指出我們每個人都被邀請在日常生活中為聖體聖事作準備,方法是「卸下負擔,減少要求,停止抱持不切實際的期望。」

教宗在青年禧年慶典守夜祈禱與青年對話

2025年8月5日星期二

鹽與光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5年8月2日,教宗良十四世在羅馬托爾維爾加塔為在場約有一百萬名的青年主持青年禧年慶典守夜祈禱,當中包括聖歌、聖言誦讀,以及朝拜聖體。活動的高潮是一場問答環節,教宗以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和英語,回應三位青年朝聖者所提出的問題,分別關於:友誼、人生選擇,以及如何與耶穌相遇。

教宗良十四世在青年禧年慶典閉幕彌撒後對青年的講話

2025年8月3日星期日

鹽與光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5年8月3日,教宗良十四世在禧年彌撒中,帶領三鐘經祈禱前,向在場一百多萬名青年講話。他藉此機會邀請眾人,為這些禧年日子所獲賜的恩典,向天主獻上無限的感謝。教宗也對兩位青年朝聖者,來自西班牙的瑪利亞與來自埃及的帕絲卡,在羅馬期間因突發健康狀況而不幸去世,表達了深切的哀悼與慰問。此外,教宗也表達了他對加沙、烏克蘭,以及所有生活在戰亂地區的青年們的關懷與團結之情。

教宗良十四世主持青年禧年慶典閉幕彌撒

2025年8月3日星期日

鹽與光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5年8月3日,教宗良十四世在羅馬托爾維爾加塔為青年禧年慶典主持閉幕彌撒及三鐘經祈禱活動。教宗勉勵青年:「無論身在何處,都要立志成就偉大事業,追求聖潔,不要輕易妥協。如此,你將看到福音之光每日在你心中和周圍漸漸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