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t + Light Media Home
Salt + Light Media Menu
Salt + Light Media Home
Magnifying Glass
coverPhoto
進階版內容

Asset title

Asset description

當代中國大陸教會聖像敬禮之我見

彭鑒道神父

2023年3月30日星期四

中華聖母像

當代中國大陸教會聖像敬禮之我見

撰文:彭鑒道神父

天主教在中國是一個年輕的教會,在諸多領域都尚且不圓滿,也可說不完善,需要不斷地發掘與探索,並逐步使之完善。在天主教信仰的具體生活中,聖像敬禮是每個基督徒都要面對的實實在在的問題。於今我作為長期在基層傳教的司鐸,分享我所觀察到的客觀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或意見,希望引起同道們的關注和共鳴,並能使中國教會的信友們在恭敬天主的禮儀中進一步得到提升。

一、太過俗化的聖像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上海教區印刷的「耶穌全能像」,非常具有聖像的味道。可是,好景不長,隨著個體推銷聖像人士的出現,一些濃豔重彩的聖像在各個教堂聖物組內琳琅滿目,教友們也就紛紛請到家中,張貼的正房牆壁上,使人眼花繚亂。對聖像的熱愛無可厚非,但若是鮮豔華麗的聖像缺乏應有的神聖韻味,卻是令人遺憾的事。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有關方面對天主教的排斥,中國大陸農村與城市出現兩種極端現象。
1、在農村教友家中,聖像太多。
聖像太多,有大有小、有新有舊,若再不加上相框,就顯得不那麼神聖,就如年畫一樣,長期以往,人們對聖像自然就沒有敬畏感。殷切希望教友們在家中張貼聖像不宜過多,也要盡力將聖像略加裝飾,令人自然而然地敬畏聖像,這樣才達到我們敬禮聖像的目的。
2、在城市教友家中,開始出現沒有聖像的家庭。
也許是受到外界的影響,或者是不敢坦誠展示教友的身份,有些生活在城市的教友家中,開始出現家中看不見聖像的家庭;有的教友即使有聖像,也只是在臥室內張貼一幀小聖像,這是一件令人悲哀的現象。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生活在城市的教友,為了購買樓房,裝修房間,不惜重金,可是在裝修房子的時候,應該考慮到自己基督徒的身份,更應該展示天主教信仰的標記與符號。

二、教堂繪製聖像華麗,但缺乏神聖感

現在人們物質生活提高了,教友們的奉獻也隨之豐富起來,這是好事,可是,我們教會缺乏擁有繪製聖教藝術的人才。儘管有教友畫匠在風塵僕僕地為各個教堂畫像,但仍不盡人意,繪畫的聖像沒有神聖感,只有耀眼的華麗。若是可臨摹的原始聖像具有神聖感,那麼所畫出來的聖像還能使人欣慰;若是在繪畫過程中,讓不懂藝術的外行神父指東畫西,那麼,所畫出來的聖像就更令人啼笑皆非。更有甚者,在耶穌苦難像的下方加添了本堂的主保聖人,或者某修會的會祖,若是向外教人介紹時是相當費死老勁。

三、宣導引進東方禮天主教聖像藝術

聖母聖子像
2014年11月我有幸隨團到以色列朝聖,在當地接觸到東正教、亞美尼亞教會、東方禮天主教的教堂與聖像,令人倍感震撼。在聖像方面,東方禮天主教更趨向古老的傳統,他們繪製的聖像,能夠令人起敬起畏,具有深刻的神聖感。包括他們對聖像的裝飾和尊敬,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我在去朝拜耶穌聖墓的時候,在通道處購買了一幀聖母聖子像,此聖像著實令人敬愛。我們地方教會若是有神父去以色列朝聖,不妨帶上中國的本土教友畫家,讓他們開闊視野,從東方禮天主教的聖像中得到一些啟迪。

四、 循規漸進地推進聖像本地語系化

天主教第三次進入中國是由意大利傳教士羅明堅和利瑪竇等傳進來的,再加上我們天主教的領導中心又在羅馬梵蒂岡,天主教藝術肯定受到意大利文化的影響,這是不容置疑的。尤其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都是意大利人,他們也都為教會畫了很多聖像。在拉斐爾的畫筆下的聖母,就是純樸善良的意大利婦女,他畫筆下的耶穌,就是天真爛漫的意大利小男孩。可以說,拉斐爾畫筆下的聖母與耶穌形象,決不是以色列的婦女和小男孩形象。儘管如此,因為明末清初的傳教士,帶進中國的聖像絕大部分都是歐洲教友畫家畫的聖像。我們中國教友自然而然的就以為聖母與耶穌就是歐洲人的樣子,這樣就造成先入為主的意識形態。
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教會就有一些有識之士,努力推進天主教藝術與聖像本地語系化的工作,其結果是收效甚微。諸如:劉河北、王肅達等教友畫家,他們創作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國聖像藝術,遺憾的是未能推廣,甚至受到一些人的質疑。
儘管如此,剛恒毅主教特別核准一位法國畫家為保定東閭教堂繪製的聖母抱耶穌聖像為中華聖母像,也算是對中國聖像本地語系化的支援與聲援。因當時繪製的《中華聖母像》處於清朝末年與中華民國時期,畫家為聖母與耶穌穿上了滿清皇太后與帝王的服裝,並不為大部分中國人所接受。必定滿清人給漢人帶來過巨大的傷害,尤其是慈禧太后更是仇視天主教,製造了「庚子教難」,殺害了成千上萬的基督徒。因此,以滿清皇太后與皇帝的服飾來塑造聖母與耶穌的形象,並不是一個完美的選擇。
我們可以從歷史上耶穌生活的年代,與中國當時的朝代服飾來描繪聖母與耶穌的形象,應該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方向。耶穌生活的時代正是中國漢朝時期。漢朝也正是鑿空西域、開通絲綢之路,連接東西方文化的時期。漢朝時期傳教士沿著絲綢之路來中國傳教是很有可能的事,儘管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無論如何,天主教聖像本地語系化仍是一項艱難的工作,它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傳教士去努力、去奮鬥。
邯鄲教區彭鑒道
2023年3月14日星期二
作者簡介:
彭鑑道神父,生於1964年11月,邯鄲市肥鄉縣東漳堡鄉西南口村人。1982年11月1日領洗。23歲時,他在賈治國主教手中領受了執事聖秩。1990年1月14日,當時26歲的彭神父在李炳耀主教手中領受了司鐸聖秩。他用一句話來表達了他的聖召經驗,就是:「天主在吸引著我!」他著作有《認識基督宗教》、《中國傳教士》、《信仰感悟》、《信仰見證》、《庸人感賦》等等。

相關資訊:

中華聖母像的來歷

多倫多首尊「拯救聖母,中華皇后」聖母像



相關文章:

類別: Highlight

標籤: 聖像, 彭鑒道神父, 中國教會

韓大輝總主教在7月12日於多倫多舉行講座

2025年7月4日星期五

鹽與光

【鹽與光傳媒資訊】駐馬耳他及利比亞宗座大使韓大輝總主教將於2025年7月12日(星期六)在多倫多中華殉道聖人堂舉行講座, 主題為「慈母教會」,內容包括:聖經和傳統的根據、教宗地位的反思、 共議同行的實踐。歡迎大家參與!

加拿大多倫多禧年朝聖地點概覽

2025年7月3日星期四

鹽與光

【鹽與光傳媒資訊】在禧年期間,各地教區會特別設立一些朝聖教堂,作為信友尋求靈性更新、獲得大赦及深化信仰的朝聖目的地。天主教多倫多總教區也不例外,11個朝聖地點分佈於總教區各主要地區,讓來自不同城市與社區的教友都能在地實踐禧年朝聖的精神,並透過朝聖體驗與普世教會共融。

教宗良十四世將於7月9日舉行「關愛受造界彌撒」

2025年7月3日星期四

鹽與光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5年7月3日,聖座新聞室記者會上公布教宗良十四世將於2025年7月9日首次舉行「關愛受造界彌撒」,該彌撒將使用由宗座促進整體人類發展部與宗座禮儀及聖事部共同編製的新經文。教宗將於度假期間,與位於岡道爾夫教宗夏宮的「願祢受讚頌莊園」(Borgo Laudato Sì)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員,一同私下慶祝此彌撒。

教宗良十四世會見梵蒂岡夏令營學童與烏克蘭兒童

2025年7月3日星期四

鹽與光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5年7月3日(星期四)上午,在當日上午結束各項接見活動後,教宗良十四世特別撥出時間於保祿六世大廳親切會晤逾600名兒童,包括300多位參加梵蒂岡夏令營(Estate Ragazzi in Vaticano)的學童,以及約300名由意大利明愛(Caritas Italiana)接待的烏克蘭兒童。教宗鼓勵孩子們從小做起,成為「和平與友誼的建設者」。

教宗任命多倫多總主教里奧樞機為教廷宗教交談部新成員

2025年7月3日星期四

鹽與光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5年7月3日,聖座宣布教宗良十四世任命多倫多總主教里奧樞機(Frank Cardinal Leo)為宗座宗教交談部成員。宗座聖部是羅馬教廷的部門,亦即聖座的行政機構,負責促進天主教會與其他宗教之間的理解與合作。此次任命不影響里奧樞機作為多倫多總主教的牧職。

SUPPORT LABEL

從鹽與光傳媒取得最新信息
從鹽與光傳媒取得最新信息
版權所有 © 2025 Salt and Light Catholic Media Foundation
慈善註冊號碼 # 88523 6000 RR0001
EN |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