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0日晚上,教宗方濟各結束了他在秘魯北部特魯希略繁忙的牧靈訪問後,便搭乘飛機返回利馬。當教宗抵達聖座大使館看到30來位病患在那等候自己時,遂親切地問候了他們。教宗還特別在一名被救護車載來且靠人工呼吸器呼吸的女孩面前停下,與醫護人員一起為她祈禱。
2017年5月13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花地瑪聖母朝聖地為方濟各和雅欽達主持封聖大典。彌撒禮儀結束前,教宗特別問候了在場的所有病人,勉勵他們說:「你們不要害羞成為教會的珍寶。天主是父親,祂絕不會忘記你們」。
2015年2月6日,加拿大最高法院作出裁決,9位大法官一致裁定加拿大現行法例中禁止醫護協助重症病人自殺的規定屬違憲。法院給予國會一年時間草擬法例,容許重症病人尋求醫生協助結束生命。對此,加拿大天主教主教團主席Paul-André Durocher發出以下聲明:
聖座於12月30日公佈了教宗方濟各第23屆世界病人日文告,主題取自《約伯傳》:「我作了盲人的眼,跛者的腳」(約29:15)。教宗強調,使人相信某些人的生命不值得活著,是一個大謊言。第23屆世界病人日將于2015年2月11日舉行。
4月12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克萊孟大廳接見了前來羅馬參加外科腫瘤學大會的人士。教宗強調: 每位病人都是一個身體與精神的結合體,每種醫療方式都要考慮到這個身份,而不僅僅局限於醫療保健。 在醫科和外科領域中,即使是最高超的醫術,如果只停留在醫治身體的層面,也絕不等同於對病人的完善呵護。教宗方濟各向在場的120位腫瘤外科專家明確表示: 「按照信仰的眼光,在談論完全的健康之前,一定要知道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和模樣而受造的,是身體與精神的結合體。這兩個要素可以區分,但不可分離,因為人只是一個。」
12月14日上午,教宗方濟各接見了聖瑪爾大兒科門診的負責人、志工,以及接受幫助的兒童和他們的家人。親人般的熱情擁抱、出乎意料的生日聚會主導了整個會晤氣氛。教宗首先訪問了距離聖瑪爾大之家寓所不遠的兒科門診,然後前往保祿六世大廳會晤群眾。 聖瑪爾大兒科門診是一家慈善機構,它以特殊的方式幫助困境中的母親和兒童。這裡牽掛著教宗方濟各的心,有十來位醫生和善心人士,每天為數十位母親和兒童提供幫助:從健康體檢到給予一包紙尿褲,從精神輔導到提供一輛兒童車、一件玩具、一包意大利面,自庇護十一世教宗1922年成立聖瑪爾大兒科門診以來,這種默默無聞的關懷已經渡過了90多年。
教宗方濟各在明年2月11日露德聖母瞻禮日,也是第22屆世界病人日文告中指出:「教會確認受苦的基督以特殊的方式臨在於患病者身上。」其文告的主題為:《信德與愛德: 我們也應該為弟兄姐妹捨命》。 文告包含希望的訊息,因為在天主愛的計劃裡,即使是痛苦的黑夜也導向復活的光輝,如此,偕同基督並在基督的陪伴下就能勇敢地面對所有的逆境。教宗方濟各指出:「耶穌背負了疾病和痛苦,以新生命的光輝將消極的經驗轉變為積極的經驗。跟隨基督為了愛而交出自己的道路,我們也能愛他人如同天主愛了我們一樣,並為弟兄姐妹捨命。」教宗寫道:「在善良天主內的信德將成為仁慈;在被釘基督內的信德將成為愛到底的力量,對仇人也如此。因此,我們要為近人交出自己,特別是對那不堪當者、受苦者和被邊緣化者。」
聖座新聞室主任隆巴爾迪神父11月15日聲明,教宗方濟各由於患感冒,取消了當天上午與教廷個別部門負責人會面的活動,教宗願意將之推遲舉行。 聖座發言人證實,教宗仍將於當天下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原定的彌撒,在彌撒中為阿爾薩加蒙席(Fernando Vergèz Alzaga)舉行主教祝聖典禮。阿爾薩加蒙席是梵蒂岡城國政府現任秘書長。 請大家為教宗身體健康祈禱!願教宗有充足的休息,早日康復!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的新福傳大會經過兩天的討論後於10月18日閉幕,教宗方濟各向與會者發表視頻訊息,首次使用英語發表公開講話,他表示:你們要把正義與和平帶到菲律賓和亞洲。來自台灣、越南、文萊、馬來西亞、泰國、緬甸和菲律賓的大約5千名代表,在信德年背景下以新福傳為題進行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