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親愛的兄弟姊妹們,今天,在我們生活的哪個處境中,天主的聖言正觸及我們?讓我們祈求主恩賜我們常常懷著敞開的心來接納祂的種子——祂的話語。如果我們意識到自己尚非肥沃之地,也不要氣餒,讓我們懇求主在我們身上多加工作,使我們成為更好的土壤。」
2025年4月16日,教宗方濟各為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發表要理講授的稿件,談論蕩子回頭的比喻。他向信眾保證,無論我們偏離正路有多遠,慈愛的天父都會張開雙臂等待我們回家。
教宗方濟各在養病期間發表了他為4月9日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準備的要理講授稿件。他敦促信眾放下一切重壓在自己心頭的負擔,好能體驗到上主無條件的愛。
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養病之際,發表了為4月2日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準備的要理講授稿件。談到稅吏匝凱,教宗敦促信眾即使感到無力改變,也絕對不要失去希望。
教宗方濟各雖然因病無法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卻依然發表了3月26日要理講授的稿件。教宗表示,即使彷彿深陷谷底,我們也總是能將一切託付給天主,重新出發。
2025年3月19日,聖座新聞室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的教理講授文稿。教宗省思了耶穌與尼苛德摩的相遇,由此指出,我們不要將自己關閉在僵化和習慣中,生命在於轉換的能力,以此找到愛的新方式。
教宗方濟各為2月26日例行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準備了要理講授,省思獻耶穌於聖殿的事蹟,稱西默盎和亞納是「希望朝聖者」的典範,並邀請我們加以效法。
2025年2月19日,正當教宗方濟各因雙側肺炎住院治療的時候,他為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準備的要理講授公諸於世。教宗反思了東方賢士朝拜耶穌聖嬰的事蹟。
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闡明,耶穌「卑微」地進入歷史,誕生在後院養動物的地方。首批見證默西亞降臨的是牧人,雖然他們的「文化涵養不深,生活在社會的邊緣」,但是我們需要向他們學習在天主前感到驚喜的能力,並要能夠「守護天主託付給我們的一切,例如:才華、神恩、我們的聖召,以及在我們周遭的人」。
由於感冒造成的說話困難,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請人代為宣讀要理講授的稿件。當天談及聖母訪親的事跡:聖母領受天使報喜,深感訝異,隨後她踏上旅途,不怕危險和他人的判斷,在「愛的敦促」下前去幫助一名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