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亮神父:「好人和聖人最大的區別是:好人是『我』要為天主和其他人做一些好事,更多的是依賴人性的力量;聖人是天主你要「我」做什麼,『我』完全順從聖神的引導,是依賴天主的力量。」
王新亮神父:「今天的讀經,再一次的向我們展示了耶穌是如何承擔著我們的痛苦。讀經一說天主試探了亞巴郎,要他帶著心愛的獨生子依撒格去摩黎雅山,將依撒格獻做全燔祭。當我們讀到這裡時,可能會覺得天主很殘酷,看不到天主的愛。但是,除非我們在新約的對照下,否則我們不能完全明白今天的讀經一。」
教宗在主日誦念三鐘經活動中省思了當天福音內容。福音記述耶穌顯聖容的事跡,教宗說,門徒們的困倦與我們心靈的困倦相似:我們需要向天主的光敞開心扉。
今天就讓我們用心與長輩交談、與天主交談。在他們身上所學懂的愛,與人分享,與下一代分享。讓自己成為「未來的希望」,未來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這次的網上靈修培育馮二會神父會帶領我們了解如何「順服天主的旨意」,內容分為三部份:一、天主讓萬事互相效力;二、天主的看法與人的看法;三、天主的價值觀與人的價值觀。
本集我們請來遠道由香港而來的顏麗娜老師,她是《愛‧福傳-香港第一位聖人聖福若瑟傳》音樂舞台劇的導演和編劇,也是一名舞蹈教師。在節目中,顏老師與我們細說何謂宗教舞蹈和禮儀舞蹈,她也分享了運用宗教舞蹈去福傳的經驗。
最新內容: -教宗向花蓮地震災民致意慰問 -教宗公開接見:彌撒講道應準備充分,不可成為演講 -教宗本篤十六世榮休五週年 -教宗2018年2月祈禱意向 -教宗方濟各第104屆世界移民和難民日文告 -2017年中國天主教會全年領洗逾4萬8千人 -中國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青年首當其衝 -輔仁「聖博敏神學院」50周年紀念師生全心感恩
教宗方濟各11月8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會晤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信友。教宗在要理講授中開啟關於「感恩聖事」新系列主題,在當天的第一講中闡述了「彌撒聖祭」的意義,勉勵信友要充分理解感恩聖事的美善,好能「越來越圓滿地活出我們與天主的關係」。
2017年6月7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論述基督徒的希望,闡述天主的父親身分是我們希望的泉源。教宗強調,基督信仰的真正革命在於稱天主為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