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t + Light Media Menu
Salt + Light Media Home
Magnifying Glass
coverPhoto
進階版內容

Asset title

Asset description

在疫情大爆發時團結一致

麥冠達神父

2022年4月10日星期日

圖片:明愛家庭服務
多年前,我當童軍時,教練告訴我們要「做好人好事」和「循規蹈矩」,即是不要自私自利,做了好事不求回報。故此,我們被鼓勵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和長者,特別是獨居者。如果缺食水,我們會去水井為行動不便的人汲水,做一些雜務,清潔,除草之類的工作。這些愛德行動有助我們很容易察覺別人的需要,有困難的人很快便得到幫助。
有一句我們時常聽到的話就是「團結一致」。團結的精神就是不分彼此,越多付出,社會便越和諧,個人主義,漠不關心和自私自利的情況便沒有存在的空間。我們的總教練時常強調:「圍結一致可令人們團結,若對周遭的兄弟姊妹的需要視而不見,便成了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了。這樣我們的本質很快便會倒退。一個小小的愛心行動會改變生命。」我一旦聽到「團結一致」,腦海即時浮現上述的說話,後來更成了我的信念,明白「幾時做了好事不求回報,心中悠然充滿愛。」無論怎樣,現在最激勵我們的話語是團結一致。我知道我們當下所思所想和所訂的計劃都受到疫情不斷的影響,我們最期待的是「疫情消失。」
我們最期待疫情過去生活可以「回復正常」。我們幻想著疫情一平靜便可實現之前的計劃:旅行、探親、朝聖和家庭團聚,安全的工作環境,當然還有可以不用帶口罩,自由地呼吸,帶了這口罩我們便看不到別人的笑容和表情。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拍照時就算帶了口罩便見不到人家的笑面,但仍提醒人笑一笑!這情況就像處身候機室內的旅客,正等候飛機起飛,飛去新的地方,往一個新領域,或者一如很多人所說的一樣,我們等著回復先前的境況。但老實說,已回不了去了!我們將不斷前進,藉著當下的生活體驗,以後的生活會更精彩和歡暢。
我們學到什麼呢?與其等待疫情過去,我們在這困難時期應該互相幫助:例如互相分享有用的資訊以察安全,買應用的工具來做健康檢測,我們去幫助無能為力的人,令他們感受到愛,我們更加意識到在疫情爆發時沒有任何人是被遺忘的。明愛關顧那些無依無靠的,最弱小無助的和失落無救的人。這就是團結精神,為了關心而聯系每一個人成為一心一體,一個人類的大家庭。依據教會的訓示「團結一致」是「以現代的概念表達有需要承認並綜合所有階級整合他們當中的個人與社會團體,給予人類自由空間去共同發展並各自分享。」(教會社會訓導彙編194條)

按此認識明愛家庭服務

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形容這美德為「應有穩固和堅定的決心承諾保存這公眾利益,即是說,所有人應該對任何人負責。」(教會事務關懷38條)團結一致並不是一時一刻的安排,而是為了眾人的益處生生不息地保持不變,反之亦然。若要謀求大家的益處應同心協力,共同成長。為了更好地保持不變,團結一致應該成為一種文化,而每類文化需要根基穩固。這文化使我們由衷改變,令我們對人更誠懇,更無私和不要像表演活動一樣。
正如教會聲稱,我們努力爭取眾人同心一致追求正義與和平,這些重要的價值觀加上溝通、聆聽和同理心。其實,當我們組織家庭時不單要向家人提供物質所需,同時亦要顧及他們的感受與期望。我所提及的「聆聽」,使我不禁想起這個「聽」字。造字的人真令人佩服,他將「聽」字分折成「耳」、「心」和「王」。我覺得一定是受基督信仰影響。
「耳」非常重要,因為通過這渠道接收訊息。然而健康的耳朵非常重要,因為在傳達訊息時不用再過濾。我們聽到的正正是對方所講的,我們可正確無誤地接收到訊息。
「心」要用心去聆聽。我們不但聆聽,更要進一步用心感受對方的心情。我們要對他的處境感同身受加以幫助,不作一名旁觀者。這就是同理心。不知有多少次聖經提到耶穌的心受到群眾的觸動?
最後,「王」:剛果人有句說話「一個國王會聆聽並感受到人民的需要。至於我們,一個國王並不一定是坐於王座上,而是一位被眾人認知和受人尊敬的人,他有能力去聆聽且具有影響力。我們也是被召叫去感化人,製造一個令人感親切和融洽的氛圍。若效法我們的主耶穌,真正的「王」的話,我們可以做到。
耶穌說過:「願眾人都合而為一」。(若1721)就是囑咐我們圍結合一,成為兄弟姊妹。通過閱讀、實踐和與其他人分享這個寶貴的,有關團結一致的教會社會訓導,我們便可諦造一個不分膚色、種族和階級的文化。
麥冠達神父(聖母聖心會會士)
香港明愛助理總裁
明愛抗疫物資包 (圖片提供:明愛家庭服務)
圖片提供:明愛家庭服務
圖片提供:明愛家庭服務
圖片提供:明愛家庭服務
圖片提供:明愛家庭服務
圖片提供:明愛家庭服務
圖片提供:明愛家庭服務

麥冠達神父簡介

麥冠達神父 (Fr. Dominique Mukonda, CICM) 是聖母聖心會第三位由非洲派到香港服務的傳教士,2008年抵達香港,在中文大學修讀非華語人士廣東話進修課程。2011年4月30日,於紅磡聖母堂晉鐸。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擔任香港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主席。麥神父被香港明愛理事會理事長湯漢樞機任命在2021年9月1日起出任香港明愛助理總裁。


相關文章:

類別: General Posts

God in the City: Catholic Journalism Summer Intensive 2025

2025年3月31日星期一

Salt + Light Media

Canadian Catholic News is offering an in-person intensive experience of its popular online course, “Telling Truth in Charity: Introduction to Catholic Journalism” this summer.

I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ood or bad? A new Vatican document on using AI responsibly

2025年3月24日星期一

Julian Paparella

What are the Church’s view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ow are we supposed to think of the rapidly expanding field of AI as Christians in the world today?

Veneration of the Crown of Thorns during Lent

2025年3月14日星期五

Aline Haddad

The Holy Crown of Thorns was returned to Notre-Dame de Paris after the rededication in December, restoring a beloved Lenten devotion.

Pray with Pope Francis Reflection – March 2025

2025年3月10日星期一

Fr. Edmund Lo, SJ

In this month of March, Pope Francis invites us to pray for families who find themselves in crisis: That broken families might discover the cure for their wounds through forgiveness, rediscovering each other’s gifts, even in their differences. 

Looking at our babies, glimpsing how God sees us

2025年3月8日星期六

Julian Paparella

How can the experience of parenting give us a sense of God's compassionate, patient, and merciful presence with us?

SUPPORT LABEL

從鹽與光傳媒取得最新信息
從鹽與光傳媒取得最新信息
版權所有 © 2025 Salt and Light Catholic Media Foundation
慈善註冊號碼 # 88523 6000 RR0001
EN |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