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於加拿大魁北克聖亞納大殿主持彌撒

鹽與光

2022年7月29日星期五

圖片拍攝:Rodney Leung, Salt + Light Media
7月28日,教宗方濟各繼續在加拿大的牧靈訪問,在魁北克以東約30公里距離的聖亞納全國朝聖地主持彌撒。這個位於北美洲的朝聖地歷史悠久,始建於1658年,那裡有一尊耶穌的外祖母、聖婦亞納的態像。當天彌撒的福音選自《路加福音》,講述了耶穌伴隨兩位門徒走向厄瑪烏的事跡(參閱:路廿四13-35)。教宗由此展開他的彌撒講道,指出門徒們最初為耶穌的計劃表面上的挫敗而感到痛苦憂傷,但是在耶穌的同行陪伴後,他們最終萌生了新的希望。
教宗說:「每當我們的挫敗引領我們與主相遇時,生命與希望就會重獲新生,我們就能修和:與自己和好、與我們的弟兄姊妹和好、與天主和好。」正如厄瑪烏的門徒們那樣,我們也在自己的靈性旅途中體驗到失敗,有時是因為我們的計劃落空,有時是因為我們力不從心、不得不放棄,有時是因為我們被罪過壓垮。教宗指出,教會團體在面對「那通往加爾瓦略山的罪惡和暴力醜聞」時,也體會到類似的挫敗。
在這種困惑又挫敗的時刻,一大誘惑是逃到悲傷和悔恨裡躲藏起來。教宗表示,逃跑的誘惑「來自於仇敵,它給我們和教會的靈性旅程製造威脅,因為它想讓我們以為,我們的一切過失現在都無可挽回」。然而,福音教導我們,耶穌恰恰是在這些挫敗的時刻來與我們並肩同行,引領我們用另一種方式來看待事情。
耶穌藉著掰餅的舉動,使我們的眼睛開了,看見那些看似挫敗的事背後的現實,指引我們走回正確的道路。教宗說:「當我們在精神和物質上受考驗時,當我們尋求一條邁向更正義、更友愛的社會的道路時,當我們努力在失望和疲倦中恢復活力時,當我們希望能治癒過往的創傷、與天主和好、彼此修和時,我們要做些什麼呢?」這問題的答案在耶穌身上。教宗解釋道,這是因為耶穌總是來到我們身邊,「為我們指出那條通往治癒及和解的道路」。
教宗方濟各鼓勵在加拿大的教會注視童貞聖母瑪利亞,以及復活節那天早上向門徒們傳報耶穌復活喜訊的婦女們。「許多婦女的母性溫柔關愛能陪伴我們以教會的身份走向結出果實的新時節,把荒蕪和死亡留在身後,重新將死而復活的耶穌放回中心地位」。
教宗最後總結道,我們如果把耶穌放回到我們生命和信仰的中心,我們就能與天主和好、與他人和好、與自己和好,並且成為「我們社會內和解與和平的器皿」。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相關文章:

類別: Canada, Highlight, Indigenous, Papal Visit, Pope Francis, 教宗方濟各

標籤: 聖亞納大殿, 講道, 魁北克, homily, Mass, Pope Francis, Saint Anne de Beaupré, 國家朝聖地, 彌撒, 教宗方濟各

《願祢受讚頌》通諭頒布10週年:「和平與希望的種子」生態靈修札記

2025年9月3日星期三

香港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

在迎來2025禧年及教宗方濟各《願祢受讚頌》通諭頒布十週年之際,我們將共同慶祝2025年受造界時期(9月1日世界關懷受造界祈禱日至10月4日聖方濟亞西西瞻禮)。教宗方濟各延續了歷任教宗對和平與受造界關懷的教導,將今年的主題定為「和平與希望的種子」。《香港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設計了這份靈修札記,希望能陪伴您在日常生活開始生態皈依之旅。

教宗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我渴。」(若 19:28)

2025年9月3日星期三

鹽與光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5年9月3日,教宗良十四世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反思耶穌在十字架上臨終的說話「我渴」與「完成了」,並提醒眾人:「我們的脆弱本身,都可以成為通往天鄉的橋樑。」​​

教宗2025年9月祈禱意向:為我們與一切受造物的關係祈禱

2025年9月3日星期三

鹽與光

教宗良十四世:「願我們在聖方濟的啟發下,可以體驗到我們與一切受造物相互依存,它們蒙天主所愛,也值得我們去愛和尊重。」

教宗對美國天主教學校發生槍擊事件表示哀悼

2025年8月29日星期五

鹽與光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5年8月27日,教宗良十四世透過一封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署名的唁電中,對美國明尼阿波利斯一所學校發生的事件表示哀悼。這次槍擊事件造成2名兒童死亡,他們分別是8歲和10歲,另有17人受傷,年約20多歲槍手其後在教堂外開槍自殺。

教宗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你們找誰?」(若 18:4)

2025年8月28日星期四

鹽與光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5年8月27日,教宗良十四世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反思耶穌在革責瑪尼莊園被捕的時刻,強調在恐懼、不義與孤寂之中,天主依然臨在。此外,教宗再次強烈呼籲,懇請衝突各方及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終止在聖地發生的戰爭,這場戰爭已帶來極大的恐懼、毀壞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