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t + Light Media Home
Salt + Light Media Menu
Salt + Light Media Home
Magnifying Glass

全球天主教徒人數持續增長高達14.06億,但聖召數量減少

鹽與光

2025年3月26日星期三

由聖座國務院教會中央統計處編撰、梵蒂岡書局出版社發行的《2025年聖座年鑒》和《2023年教會統計年鑒》近日在書局上架。通過分析《2025年聖座年鑒》中的數據,我們可以得知2024年全球天主教會生活的相關信息。在此期間,新建立一個教省和七個教區;三個主教區被提升為教省總主教區;一個主教區升格為總主教區,一個宗座署理區升格為教區。此外,《教會統計年鑒》提供了全球天主教會牧靈行動的主要統計數據概覽。以下是2022-2023兩年間的統計數據。
1.全球天主教徒人數增加
2022年至2023年間,全球天主教徒人數增長了1.15%,從大約13.90億增至14.06億。根據各大洲人口比例的不同,天主教徒的分佈也存在差異。非洲的天主教徒人數佔全球總數的20%,顯示出天主教會在該洲蓬勃發展:天主教徒人數從2022年的2.72億人增至2023年的 2.81億人,增幅為3.31%。在非洲大陸的國家中,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天主教徒人數位居首位,接近5500萬人,其次是尼日利亞3500萬人;烏干達、坦桑尼亞和肯尼亞的天主教徒人數也相當可觀。
兩年間,美洲的天主教徒人數增長了0.9%,該洲仍然是全球天主教徒人數最多的大洲,佔全球天主教徒總數的47.8%。其中,27.4%分布在南美洲,巴西仍是全球天主教徒最多的國家,該國擁有1.82億天主教徒,佔全球總數的13%;6.6%分佈在北美洲;剩餘的13.8%分佈在中美洲。若把天主教徒人數與國家人口總數聯繫起來看,阿根廷、哥倫比亞和巴拉圭的天主教徒比例皆超過了90%。
亞洲天主教徒人數在兩年間增長了0.6%,到2023年約佔全球天主教徒總數的11%。2023年,東南亞地區76.7%的天主教徒集中在菲律賓有9300萬人,印度則有2300萬人。儘管歐洲擁有全球天主教徒總數的20.4%,但其增長緩慢,兩年間天主教徒數量僅增長了0.2%。另一方面,在人口增長趨於停滯的情況下,天主教徒在歐洲的佔比略微提高,到2023年接近39.6%。意大利、波蘭和西班牙的天主教徒均超過國家人口的90%。2023年,大洋洲的天主教徒人數略高於1100萬,較2022年增長了1.9%。 
2.主教人數有所增加
在這兩年裡,全球主教人數增長了1.4%,從2022年的5,353人增加到2023年的5,430人。除大洋洲外,所有大陸的主教人數均有所增加。非洲和亞洲的增幅略微增加,而歐洲和美洲的增幅則低於全球平均水平。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各大洲主教人數的相對比例基本沒有變化,其中美洲和歐洲佔比最高。非洲主教人數在全球主教總數中的比例從2022年的13.8%上升至2023年的14.2%。
此外,截至2023年,各大洲每位主教所牧養的天主教徒人數存在較大差異:全球平均每位主教負責25.9萬名天主教徒,而非洲和美洲的主教平均牧養人數分別高達36.5萬和33.4萬。相比之下,大洋洲的情況更相對有利,每位主教平均牧養8.7萬名天主教徒,因而顯示出該地區的主教人數相較於其他大洲更為充裕。
3.非洲和亞洲的司鐸人數增加,歐洲、大洋洲和美洲減少
截至2023年底,全球3,041個教會轄區共有406,996名司鐸,相較2022年減少了734人,降幅為0.2%。按地區來看,非洲(+2.7%)和亞洲(+1.6%)的司鐸人數有所增加,歐洲(-1.6%)、大洋洲(-1.0%)和美洲(-0.7%)則有所減少。
如果進一步區分教區司鐸和修會司鐸,可以發現亞洲和非洲的司鐸總數增長得益於教區司鐸和修會司鐸的雙重增長,尤其是在非洲,教區司鐸增長了約3.3%,修會司鐸增長了1.4%。在美洲大陸,中美洲和拉丁美洲的教區司鐸人數在這兩年中顯著增加。然而,歐洲的司鐸總數下降了1.6%,教區司鐸和修會司鐸降幅相同;大洋洲也出現了相同的情況,但降幅較小,為1.0%。
2023年,全球司鐸分佈如下:歐洲佔38.1%、美洲佔29.1%、亞洲佔18.2%、非洲佔13.5%、大洋洲佔1.1%。從司鐸人數與天主教徒人數的比例來分析,每位司鐸負責牧養管理的教友人數存在明顯的不平衡。理想的情況是,各地區司鐸的比例應與天主教徒的比例相一致。然而,2023年的數據表明,司鐸與天主教徒的比例存在較大差距。司鐸比例超過天主教徒比例的地區是:北美(司鐸佔10.3%,天主教徒佔6.6%)、歐洲(司鐸佔38.1%,天主教徒佔20.4%)和大洋洲(司鐸佔1.1%,天主教徒佔0.8%)。而司鐸明顯短缺的地區是:南美洲(司鐸佔12.4%,天主教徒佔27.4%)、非洲(司鐸佔13.5%,天主教徒佔20.0%)以及中美洲地區(司鐸佔5.4%,天主教徒佔11.6%)。
4.執事人數增加
終身執事是增長最為顯著的神職群體。在2023年,其總數達到51,433人,相較於2022年的50,150人,增長了2.6%。然而,地區差異依然顯著:大洋洲(+10.8%)和美洲(+3.8%)的增長速度較快,而非洲和歐洲的增長率則略有下降。在這兩年間,執事在全球的分佈情況沒有顯著變化:歐洲的執事比例有所下降,而美洲則呈現增長態勢,這主要得益於北美地區的快速發展。作為牧靈工作者,執事在美洲尤為活躍,尤其是北美州,該地區的執事佔全球總數的39%,而歐洲則佔31%。
為了評估執事在牧靈行動中的支持作用,我們可以按照地區的不同將終身執事人數與司鐸人數進行對比分析。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範圍內,每100名司鐸對應的執事數為13名,最低的是亞洲的0.5名,最高的是美洲的29名,歐洲約10名,而在非洲,每100名司鐸僅有1名終身執事一同服務。儘管統計數相當可觀,但終身執事在平衡牧靈工作需求方面的作用仍然相對有限。然而,從發展的趨勢來看,終身執事在司鐸更替問題較為突出的地區發揮著更大的作用。
5.修會非司鐸會士與修女人數呈現負增長
修會非司鐸會士與修女人數較往年持續減少,2023年降幅有所減緩。非洲地區的修會非司鐸會士人數在2022至2023年間呈現增長,而其他大洲均出現下滑。南美洲的降幅相較過去幾年的年均值有所減緩,而中美洲則保持穩定。從歷年的統計數據來看,歐洲的修會非司鐸會士人數不斷地減少,並在2023年持續減少。
全球修女人數從2022年的599,228人縮減至2023年的589,423人,降幅達1.6%。按地區分佈來看,2023年歐洲佔比32%居首,隨後是亞洲30%,美洲(平均分佈在南北美洲)23%,非洲14%,大洋洲1%。全球修女人數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高齡修女離世人數顯著增加,而放棄修會生活的人數在兩年間有所減少。2022年至2023年間,非洲修女人數顯著增長了2.2%,其次是東南亞,增長了0.1%。北美則下降了3.6%。南美下降了3%,而中美洲及中美洲安的列斯群島的降幅則較小。歐洲的降幅最大,降幅為3.8%。
這些變化自然會影響各大洲修女人數的比例。2022至2023年間,歐洲和北美洲修女比例下降,而亞洲和非洲的比例則上升。2022年在歐洲和美洲服務的修女佔全球總數的55.8%,2023年降至54.8%。在此期間,變化最大的是東南亞(從28.7%增至29.2%)和非洲(從13.9%增至14.5%)。
儘管全球及部分大洲的修女人數有所減少,但她們仍然是不可忽視的現實:修女總數比司鐸總數多出45%。雖然在過去幾年中,她們在提供服務方面所發揮的作用總體上有所減弱,但她們在基督徒團體生活中的作用依然是協助神父,甚至代替神父的牧靈工作。
6.聖召數量減少
從2012年起,全球大修院修生的數量呈現出持續下降的趨勢。司鐸候選人數量從2022年的108,481人下降至2023年的106,495人,降幅達1.8%。這一全球性的下降趨勢體現在除非洲外的所有大洲:非洲的修生人數由34,541人增至34,924人,增幅為1.1%。歐洲下降較為顯著,為-4.9%,亞洲-4.2%,美洲-1.3%,而大洋洲也出現了輕微的負增長。
2022至2023年間,各大洲大修院修生的比例分布略有變化。2022年,非洲和亞洲的修生總數佔全球總數的61.0%,2023年升至61.4%。除了大洋洲出現了小幅下降之外,美洲和歐洲的整體佔比也有所減少:2022年,美洲和歐洲的修生總數為41,199人,佔全球總數的近38%,而2023年則降至37.7%。為了更清楚地評估各地區聖召的增減情況,有必要將修生的分布比例與天主教徒的分布比例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2023年的數據顯示,各大洲在修生數量與天主教徒比例上存在顯著差異。在非洲,修生佔比為32.8%,而天主教徒僅佔20%;在亞洲,修生佔比為28.6%,而天主教徒佔比為11%。這表明,這兩個大洲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獨立承擔地方教會使徒工作的需求。相較之下,歐洲和美洲的修生比例明顯低於天主教徒比例:歐洲的修生佔比為12.0%,而天主教徒佔比為20.4%;美洲的修生佔比為25.7%,而天主教徒佔比高達47.8%。因此,在這兩個大洲,難以充分滿足天主教徒的牧靈需求,在司鐸代際更替方面尤為困難。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相關文章:

SUPPORT LABEL

從鹽與光傳媒取得最新信息
從鹽與光傳媒取得最新信息
版權所有 © 2025 Salt and Light Catholic Media Foundation
慈善註冊號碼 # 88523 6000 RR0001
EN | FR